是日立秋,雖然立秋之後還有一段炎熱的日子,但也意味酷暑將盡,季節轉換,氣候變化,身體也要相應調節。立秋之初,濕度減低,氣候漸變乾燥,但同時間暑氣還在,飲食上宜?眼於清熱、滋陰和潤燥為重。一些性涼平、水分豐的水果可幫上忙,如柚子、菠蘿、橙、檸檬等,水果入饌增添風味也合時宜。
秋季當造的柚子,性寒,合立秋之初食用,正好中和暑氣﹔柚子含豐富蛋白質、維他命、鈣等礦物元素,具潤肺化痰、健脾健胃、清腸利便之效。夏天翳悶胃口不佳,柚子味甘酸,對口淡、食少、消化不良等徵狀皆具療效。同時柚子可理氣化痰,患氣管敏感、易感冒咳嗽的人,在秋季病徵尤其容易出現,吃柚子可起到預防之效。
橙,水分豐富能起滋陰功效﹔味酸,性微涼去暑熱正合適,能健脾助消化,含豐富維他命B、C、礦物質和果膠,能增進體力和食慾,同時具預防感冒之效,又可化痰行氣,針對入秋燥熱氣候,咽喉呼吸道出現乾涸徵狀,正好起紓緩消解之效。
來自熱帶地區的鳳梨,幾乎全年均有出產,是常用的入饌水果,其甜酸味爽的口感,可令菜式更鮮香。鳳梨性平微寒,能清熱解暑﹔食味酸甜,同時含豐富維他命B1,有消除疲勞、增進食慾之效,所含的鳳梨酵素亦有助消化。立秋日,傳統會「貼秋膘」,即大魚大肉吃一頓,皆因夏季胃口不佳,入秋正好補足所需,加進甜酸的水果素材,食慾更見提升。
青檸可說是一種「治療水果」,據說有防癌、降膽固醇、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消除疲勞、殺菌抗炎等功效。青檸盛產於泰國,用途廣泛,用以入饌,冷盤熱葷皆匹配。性溫、味甘,生津消暑,同時可化痰化食,立秋之時,加溫水或蜜糖同飲,可紓緩喉乾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