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5阅读
  • 10回复

北京人凭什么上北大清华

楼层直达
级别: *
发帖
*
金钱
*
威望
*
贡献值
*
某日,某社区论坛两个高中毕业生聊天,北京人说:“我们班有六成的同学考进了北大、清华”。福建人说:“按北京的录取标准,我们全校除一个傻子外都应该进北大、清华。”  目前高考招生,除上海外,全国均采用统一的考试时间,统一的评分标准,但却没有统一的录取分数线。今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下来了,令人吃惊的是,第一批本科的山东的录取分数线居然比北京高上140分!高考总分才750分,高了近1/5!

  一、有一种标准是如此不公

  以2004年普通高校本科招生第一批院校分数线为例,天津:文科,520分,理科,495分;北京:文科,462,理科,469分;河南:文科,599,理科,589分,悬殊十分明显(5月26日新华网)。再从录取率看,2000年上海的毛入学率为37%,四川只有9%,上海青年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四川青年的4倍。2005年,上海录取比例接近八成(6月2日《东方早报》),而安徽也仅仅是三四成,前者是后者的2倍多。

  北大校门跪求名师

  从这组对比可以发现,在某些省无论文理科连专科都上不了的学生,在北京却可以上重点大学!这难道公平吗?一样的学生,一样的高考,一样的成绩,仅因为籍贯不同,有的上了重点大学,有的却名落孙山,命运迥异,不正是对一些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利的侵犯和践踏吗?

  有一个年轻作家这样说:“我就这样成了高考流水线上的畸形产品,我的高考分数并不低。在北京,足可进军水木清华,可我现在却只能在这样一个三类学校里发我的牢骚。这千刀万剐的高考,这罪恶的制度废了多少伟岸的天才,养了多少低能的废物。还在分数上将人分为三六九等。这是什么世道。天子脚下的那些蠢才竟然体直气壮的说什么综合素质而进了中国的最高学府。”

  同一个国家,一样的试卷,一样的时间,却有不一样的标准。如果说对西部边穷那些地区从综合因素方面考虑尚可理解外,可北京上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在教育资源,物质条件各方面均占有优势的地方还要剥夺其它省份的入学名额。只能说除了为富不仁强取豪夺之外,实在找不到更好的词语。不实行全国统考的制度也罢了,既然实行了,那就只能以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准。如果不是,那统考有什么意义。美国大学的联考制相对来说不是公平,严谨,符合人性得多。如果分数不是标准,那权力,钱财,名望自然成了标准。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考的现行体制已经远远比不上古代的科举考试,当年太宗李世民推行科举后很得意的说了一句话: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后来有思想者说这只不过是这盖世枭雄利用科举来维护其统治而已。这也许说得没错,但这有什么关系呢?相比于九品中正制的老子公爵儿伯爵来说,不知进步了多少倍。英明如太宗者当然知道科举不可能网罗所有英雄,但他为所有英雄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平台,让天下英雄无话可说。有本事的你自己争此功名去,我的标准没有对任何人岐视。所以,有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有了唐诗这样不可逾越的文化高峰。就因为,它的标准是统一的。而高考的标准呢?那不是标准,不一样就不是标准。

  大学生中流传一段北京考生与福建考生之间的对话颇能说明问题:有一北京重点中学的考生与福建某重点中学的考生聊天,北京人炫耀:我们班有六成的同学考进了北大、清华。福建人对应:按北京的录取标准,我们全校应该进北大、清华。

  清华北大和世界一流有天壤之别?

  这种高考录取体制,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平等权利。平等权是一项收到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公民可以平等的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可以平等的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还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虽不能人人享有,但平等受教育的机会不应该被剥夺。

  农村的考生受教育的条件本来就差,大多数学生小学没有条件学习外语,到了初中勉强开了英语课,教师水平跟大城市或发达地区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到他们参加高考里,还要比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上等公民多高几十分(今年是140分)才能上大学。有人说农村人高分低能,且不知那些低分高能者高在哪里?

  二、有一种人叫北京人

  不论按总人口,还是考生总数计算,北京占有的名牌大学录取名额,和热门专业的比例,都高得离谱。北京人说清华北大等高校是由北京投资的,故优先招收北京人。笑话!大概把非北京的中国人都当傻子,北京人有教育部撑腰,凭一句话就能堵住大家的嘴?清华靠庚子赔款发展起来,庚子赔款都是北京市政府出的吗?国民党建都南京后,将中央大学设为中央学府,正式取代北京大学的地位,并一度撤销北京大学(也许北大学生不知道北大曾经亡校)。结果呢,失去中央学府地位的北京大学从此一蹶不振,直到52年才时来运转。建政后,将北大清华列为重中之重,与外地重点大学的差距越拉越大,造成现在两校师资和招生的绝对优势。这些都说明了什么?说明清华北大从来就离不开全国的支持,而没有中央政府重点支持的高校,发展都比较艰难。清华北大有现在的地位和设施,靠北京市政府投资,行吗?既然清华北大不是北京养的(养不起),既然清华北大占用了那么多纳税人的贡献,就应该公揽全国英才,小小的北京市哪有理由要占1/6的名额?清华北大建在北京,那又要怎样?中央政府也建在北京,就能要求北京人在中央政治局占1/6名额吗?

  平等自由民主象征

  有人说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等,也是教育部高校,招本地学生更多。在北京的部委高校多,却招那么多北京人,其他省的名额那么少,他们还能去哪里?且不说当地政府对这些高校的投资各占多大比例,北京从国家获得的资金已多得无法计算了,如果这些钱留在各个省建设自己的家园,其他省的状况不会比北京差多少,也不会有多少人在乎北京的。“有贡献无回报“的现状尚未改变,怪不得大家要反对。

  北京市的很多部委高校,主要也是由中央投资支持,要不北京哪来那么多’211工程高校’?北京市政府对高等教育投资不少,可大部份投资都给了北京市属高校,如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甚至北京联合大学。否则北京工业大学这样一所在北京不入流的大学,凭什么进’211’?如何为解决北京学生的受高等教育的问题,北京学生都去这几所北京市重点投资的高校,分数再低,全国人民也没多大意见。可北京人的成绩明明比外地学生低上百分,也抢着进中央政府重点投资的高校,享受好的教学条件,谁会答应?

  有人拿美国的州立大学来作幌子,说什么州立大学也多招本地学生,中国也该如此。在美国,只有法盲才这么说!凡看过美国大学招生手册的人,应该注意到了,不论公立私立大学,在最末总会出现Equity之类的词汇,强调本校招生时对种族,性别,年龄,残疾,家庭背景各异的学生一视同仁。为什么美国大学都写这段话?怕有歧视的嫌疑,万一惹上大官司,会把家底赔光!如果有人请律师,找统计学专家查出某大学的招生结果与学生的种族和家庭背景有直接的因果联系,招生歧视的证据成立,大学就会因为搞歧视而被迫向受害学生赔偿。美国律师收入高,可不是白拿钱的。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八千里路 金钱 +10 2007-03-29 -
级别: *
发帖
*
金钱
*
威望
*
贡献值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3-29
Re:北京人凭什么上北大清华
发了这帖 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级别: 光明使者
发帖
11525
金钱
6209
威望
112
贡献值
30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3-29
Re:北京人凭什么上北大清华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35467
金钱
4023
威望
34
贡献值
4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3-29
Re:北京人凭什么上北大清华
不当学生很多年……
级别: 圣骑士
发帖
745
金钱
4083
威望
7
贡献值
1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3-29
Re:Re:北京人凭什么上北大清华
引用第3楼老猫2007-03-29 20:26发表的:不当学生很多年……

高考不提的啊
级别: 精灵王
发帖
1483
金钱
7698
威望
1
贡献值
0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3-29
Re:北京人凭什么上北大清华
当地的,好办事~~~~~~~
级别: 精灵王
发帖
3002
金钱
6
威望
1
贡献值
3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3-30
Re:北京人凭什么上北大清华
jiang de hen you dao li a
级别: 精灵王
发帖
1195
金钱
827
威望
0
贡献值
0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4-04
Re:北京人凭什么上北大清华
地方保护主义.一直都不顺眼他们这些人.
级别: 圣骑士
发帖
790
金钱
2129
威望
0
贡献值
0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4-04
Re:北京人凭什么上北大清华
太不公平了
级别: 圣骑士
发帖
668
金钱
1865
威望
9
贡献值
2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4-05
我就是今年的四川考生,我们学校去年才有一个考起清华.全市才十几个清华.去年四川二本线520相当于北京的一本线.关于太多的不公平我们都麻木了.北京小学都可以投资3个亿而西部却还有教室还是危房的小学.
级别: 新手上路
发帖
17
金钱
2069
威望
0
贡献值
0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4-05
Re:北京人凭什么上北大清华
远亲不如近邻麻,可能是地方保护主义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认证码: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