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泳冠军林莉故事资料 1、 林莉7岁开始学游泳,9岁进入江苏省少年业余体校。她柔韧性好,爆发力强,心肺功能超过同龄女孩。可是,因个子矮小,进省游泳队几费周折。
2、 她性格倔强,坚强,能吃苦。在一次地区性比赛中,她的腿上长个红疖子。马上要比赛了,她走到教练跟前说:“教练,快把我腿上的疖子挤一下!”教练帮她挤出脓血,贴上一块胶布后,她马上就站到了出发台上。
3、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200米混合泳比赛,蝶泳时她入水稍慢,被落下很远。仰泳时奋勇冲上,超过对手,最后50米自由泳时,她全力冲刺,埋头碧波中,终于战胜对手,夺得冠军。
4、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已经26岁的她再次出现在奥运赛场上,夺得了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的铜牌。

跳台跳水冠军伏明霞故事资料 1.伏明霞从小好动,4岁时与姐姐到业余体校看体操,她跟着比划,不大一会儿就跟着踢腿下腰了。
2.体操队教练发现她关节柔韧性差,劝她别练了,可她一声不吭,仍然准时练习,而且练得最苦。
3.1990年,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友好运动会上伏明霞一鸣惊人,以443、04分战胜了曾创世界女子跳台得分最高纪录的欧洲冠军,成为该运动会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那时,伏明霞12岁。
4.1991年,在第六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中,伏明霞以426、50分力挫群芳,夺得金牌,成为当今世界游泳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男子双打冠军吕林故事资料 1.6岁开始学打乒乓球。
2.半途而废的第一次——1987的第六届全运会上,18岁的吕林第一次参加如此重要的比赛,他代表浙江队在预赛中一路过关斩将,团体和男双项目都进入了决赛阶段。可是,在决赛阶段,已被征召进国家青年队的吕林恰好要代表中国到德国参赛,因而也就失去了继续在全运会上发挥的机会。
3.1992年与王涛一起夺得第25届奥运会双打冠军,直到1996年,在重大国际比赛中,吕林与王涛战胜了他们遇到的所有外国选手。
4.1997年,吕林退役,目前担任国家女乒二队教练组组长一职。

游泳冠军钱红故事资料 1. 钱红在13年的游泳运动生涯中,共获得了30个全国冠军、51个世界冠军。被人们称之为“水蝴蝶”和“蝶泳皇后”。
2.巴塞罗那奥运会100米蝶泳决赛进行到最后30米的时候,钱红大胆改用五次划水换一次气的方式取得了最终胜利。
3.2003年8月2日,在举行隆重的张健横渡出发仪式上,钱红为青海湖的西里藏羚羊保护组织募捐了她的冠军金罐,青海省省长亲手接受了钱红的冠军金罐,并颁发了募捐证书。
4..教练冯晓东对钱红的教学是煞费苦心,一次,冯晓东看到钱红坐在那里不吃饭,就问她想吃什么,当时钱红满脑子就是不想吃饭,于是有心无心地就说一句,想吃汉堡包。心想汉堡包你还能弄来,那时候中国没有什么麦当劳、肯德基,买汉堡包谈何容易。不曾想冯晓东二话不说转身就奔东四,买完了汉堡包后,怕凉了,就裹在大衣里,打车迅速回来。钱红拿到热乎乎汉堡包,心都热了。钱红说:“那时候虽然咽不下去,但是也得假装我能吃,我就狼吞虎咽把它吃了,因为教练的行为而感动”。

跳水冠军孙淑伟故事资料 1.在他纤细的眉眼下,极不协调地长着一张又厚又阔的大嘴。虽然长着一张大嘴,但是孙淑伟极不善言辞,半天逼不出一句话。当你问起他父母的工作单位,他的回答总是“不知道”。
2.不爱说话的孙淑伟在队里有一个绰号——“小老头”。早在11岁时,他就有了这个绰号。那时他还在广东队。这个绰号起源于他的笑,孙淑伟一笑眼角边就会出现几道和其年龄极不相称的深深的皱纹。后来则因为这个小弟弟的大器风度,这个绰号越叫越响,从省队一直喊到了国家队。
3.谁也没有料到,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老头”,却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向全世界唱响了自己的名字。巴塞罗那奥运会最后一跳入水之后,孙淑伟用右手兴奋地向上挥了一下拳头,在这个万众瞩目的瞬间,他在水下独自庆祝了自己的成功,把登上世界之巅的狂喜藏在了水底。
4.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到来的时候,孙淑伟刚刚20岁,正是一名专业运动员的黄金年龄,但是伤病却将这位跳水天才挡在了奥运会的门槛外面。1993年,孙淑伟在检查身体时左眼被查出“视网膜穿孔”,不得不做了视网膜的冷冻手术。1996年在奥运选拔赛前,在一次训练中因为右眼视网膜周边撕裂,孙淑伟再一次做了视网膜的冷冻手术。

游泳冠军杨文意故事资料 1.杨文意身材娇美,少年时代就打破过世界纪录,因而被国际泳坛誉为“中国美人鱼”。
2.16岁的她在汉城奥运会决心拔下头筹,因为太年轻,结果以0.1秒之差屈居亚军,小姑娘以泪洗面多日。
3.恩师陈运鹏的培养使20岁的杨文意终于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圆了奥运冠军梦,并同时打破了她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面对升起的五星红旗,姑娘再次以泪洗面 。
4.退役后,她把上海市体委发给她的奖金全部送给了培养她的体校;并和棋圣聂卫平等人一起,把拍卖冠军纪念品所得的二十几万元全部献给了“希望工程”----让更多的穷困孩子去读书。

射击冠军张山故事资料 1.张山高三了才到射击队,父母不是特别的支持,她说:“给我一年的机会,让我去尝试一下,如果这一年,我的的确确不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会回到学校,重新上高三,参加高考,成为一名大学生。”
2.巴塞罗那奥运会之后, 女子射击项目取消,张山去了四川大学读经济学。
3.正当张山准备为自己选择一个新的人生目标的时候,突然接到国家的召唤,重新拿起枪瞄向飞碟。
4.“当我置身于靶场 ,碟靶飞出 ,我的心跟随着它舞动的时候,好象当中有一种音乐合着 ,因为那个时候的枪已经成了身体的一部分 。那个时候,我可以忘却所有的烦恼痛苦 。”

柔道冠军庄晓岩故事资料 1.从小就有股老虎蛮劲的庄晓岩,队友亲昵地称她为“老虎”。
2.14岁进沈阳业余体校练“三铁”,曾打破市青少年纪录。
3.教练为了锻炼她的意志与耐力,安排她连续14场每场5分钟的模拟比赛。比赛开始后,队员们轮番上阵,当打到第12场时,她精疲力尽,汗水和泪水模糊了双眼,身体似乎不听指挥了,不由自主地瘫倒在榻塌米上。这时队员们一边放国歌录音,一边齐声呐喊:“东北虎,站起来!”,想到为国争光,她挣扎着站起来又扑向对手。
4.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庄晓岩干净利落地把比高出她半头的“古巴胖妞”摔倒在地,为祖国赢得了宝贵的第一枚柔道金牌,庄晓岩因而成了“书写奥运历史的巨人”。

游泳冠军庄泳故事资料 1.庄泳天生是游泳的材料,个子不算高,但双臂平伸指距超过身高达10厘米,手掌出奇地大。
2.庄泳的启蒙教练说:庄泳从小钟爱游泳,整整七年,她风雨无阻地坚持训练。
3.1988年,在汉城奥运会上,庄泳夺得女子100米自由泳银牌,创该项目亚洲最好成绩,这是我国游泳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奖牌“零的突破”。
4、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获100米游泳金牌,这是中国运动员获得的第一枚奥运会游泳金牌。

女子跳水三米板冠军高敏故事资料 1、 1991年10月中旬,高敏对肩部做了一个全面检查。这次大夫查出是神经问题,如果不停止训练,右手可能会残废。
2、 那段时间,她的情绪非常差,每天都躲着不去训练。每次勉强来到游泳池,难闻的漂白粉味道让我恶心想吐。一想到比赛,就会想起肩上一阵一阵的痛、吓得发抖的腿、紧张得不听话的牙齿和难熬的夜晚。
3、但她还是克服了困难,在1992年在第25届奥运会上,蝉联女子三米跳板冠军,获得“跳板女皇”的美称。
4、她的动作特点是体型优美,动作轻盈,稳定性好,压水花入水技术尤为突出,是世界上唯一突破600分大关的女子跳水运动员,她的技术难度和稳定性已远远超过任何对手,是当今世界上当之无愧的跳板跳水女皇。
第26届奥运会

羽毛球女子双打冠军葛菲故事资料 1、从小对打球没有什么热情的葛菲却成了打球天才,“葛菲是双打天才,而且十年一遇。”这是原国家女队教练蒋永谊对葛菲的评价。葛菲与顾俊的女双配对号称“天下第一双”。
2、都说中国羽坛是“爱情的摇篮”,葛菲与孙俊就是其中堪称楷模的一对,2001年“九运会”,他们退役的前夕,两人搭档混双,成功摘取金牌,为羽坛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3、2005年8月12日上午,第十届运动会“我们万众一心”火炬传递活动点火起跑仪式中,一支由全国运动员组成的火炬手队非常引人瞩目,这支队伍的队长也就是本次火炬传递活动的主火炬手就是 葛菲。
4、2005年 ,葛菲参加江苏 “爱心无国界,捐款救灾民”大型广场募捐活动,为印度洋地震海啸灾区募捐,并向市民进行募捐宣传。永葆善良之心

羽毛球女子双打冠军顾俊故事资料 1、七岁那年,在父母送的生日礼物中, 还不知道羽毛球为何物的顾俊自己选了一只羽毛球拍 ,从此她与羽毛球结下了难解之缘。
2、九三年是顾俊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在夺得全国冠军后,她和葛菲被选进了国家队。
3、 顾俊觉得最难忘的是九五年中国队首捧苏迪曼杯。 那次比赛中,中国队获胜,气急败坏的印尼队把中国国旗坐在椅下,中国队员冲上去要和他们打架 ,“每个在场的中国人都有一种极强的祖国荣誉感,那一瞬间让我觉得做一个中国人胜过一切。”
4、奥运会上夺取金牌的辉煌一页留给她的却是平淡的印象。亚特兰大奥运会后,她和葛菲所向无敌,三年多来在国际赛场上保持不败。

女子乒乓球单打、双打冠军邓亚萍故事资料 1、 92年获得奥运冠军后,1993年初,作为横拍的女队中的“大姐大”邓亚萍,与国家男队中直拍快攻型选手中成绩最好的林志刚配合打双打,经过短短几个月的合练,他们在42届世乒赛上取得了混双第三名的好成绩,尝试起了混双。
2、 混双取得成绩的同时,她的单打却面临了低谷。1993年,邓亚萍在42届世乒赛女单决赛中不敌海外兵团选手,新加坡的井浚泓,无缘女单冠军。1994年,在广岛亚运会女单决赛中,邓亚萍负于小山智丽,酿造了乒坛一段非同寻常的传奇恩怨。
3、 1995年,是邓亚萍运动生涯中最辉煌的一个年份,她在天津世乒赛上得到了女单、女双、女团三项冠军,一扫前两年“海外兵团”给中国乒坛带来的阴霾,再次展现了她乒坛“巨人”的风采。
4、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邓亚萍凭借自己稳、准、狠、快的打球风格蝉联了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并再次与队友乔红配合获得女子双打冠军。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第二次亲自为其颁奖。

乒乓球项目冠军乔红的故事资料 1、 红出生在武汉市被人们称之为“世界冠军的摇篮”的体育强区。7岁开始打球,良好的体育氛围,为她成为奥运会冠军奠定了基础。
2、 乔红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好,老师说她能上外语学院。但启蒙教练说她悟性好,将来一定能练出名堂。母亲希望她读书,父亲希望她打球。最终父亲让她承诺在完成好学习任务的同时打球。
3、 儿时,在一次区级比赛中,乔红比分领先,眼看冠军就要到手,但老师和教练提出让乔红把冠军让给对手,因为对手马上就要小学毕业,这场比赛要给她留下小学阶段最美好的回忆。年幼的乔红不能理解,当场就哭了起来,但最终还是让出了冠军。
4、 成人后,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双打决赛时,她带伤上阵,激烈的争夺让她腿伤难耐,汗水淋漓,但她依然拼斗凶狠,终于和邓亚萍一起夺得女子双打金牌。

体操项目冠军李小双的故事资料 1、 李小双和孪生兄弟李大双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里。6岁时,家人让他俩选择体操只是为了减轻经济负担。10岁时,爷爷挑着担子送二人到了省队。
2、 小双训练十分刻苦,为了拉韧带,教练自己压在他细嫩的腿上,他却不掉泪,直至过关。为了练单杠,他磨破了双手 ,鲜血染红了单杠。
3、 但命运却一直捉弄这个小伙子。两次被国家队拒绝。进入后也不被重视,为此,小双心想十一届亚运会一定要让教练看看自己的本领,并最终如愿夺得自由操个人金牌。
4、 1991年开始,命运再次捉弄他。他身体多次受伤,在测试三周新动作时,摔成轻微脑震荡。接着,在世锦赛上发挥失常,被挤出决赛圈。但他没有退缩,在巴塞罗那奥运会队友连续失利的情况下,他不负众望,大胆使用“后空翻三周”,为中国体操队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夺得了唯一的一块体操金牌。

举重项目冠军占旭刚的故事资料 1、 1974年5月15日下午,衢州市开化县上营盘山的占家传来一声婴儿的啼哭声,10斤4两重的胖小子占旭刚出生了! 出生后,他就表现出了不一般的健壮,手脚比一般孩子粗一倍,也很少得病。
2、 10岁为了农转非户口而开始练习举重,并一发不可收拾。成为中国举重历史上蝉联两届奥运会冠军的第一人。后退役。
3、 2003年2月再度复出,年纪和伤病成了他提高成绩的拦路虎。减体重,让年过三十的他非常痛苦,不能吃饭不能喝水,最后饿得连别人吐出来的东西都想吃!
4、 雅典奥运会一直梦想“三连冠”的他失利了,走出后台,尚未开口他的眼睛就红了,“今天的对手实力很强,给我造成了很大压力。”说完,泪水已经在眼眶里打转,这位经历过两届奥运会辉煌的冠军哽咽了。

乒乓球项目冠军孔令辉的故事资料 1、 从小喜欢乒乓球。三岁时活泼好动的他能在乒乓球馆一动不动的坐上几个小时。幼儿园大班时开始打球,运动生涯中的第一个球拍是运动员用断了把的旧拍子修补成的。
2、 上学后,在学校里表现出广泛的爱好,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虽然训练繁重,却总是按时完成作业。为出成绩,父亲强迫他割舍绘画、书法的爱好。
3、 悉尼奥运会时,由于奥运村的理发师无法沟通,连续剃了3次头,越剪越短,成了板寸。一贯爱美的他甚是不满。但却多了几分赛场杀手的锐气。
4、 奥运会夺冠后,狂吻胸前国旗紧闭双眼,仰天长啸泪流满面,拥入教练怀中激情相抱,振臂挥舞激动不已。

射击项目冠军杨凌的故事资料 1、 儿时极爱足球,却因弹弓极准而被教练选中,误入射击之道。
2、 93年如愿进入国家队,当年取得全运会铜牌。96年两破世界纪录,并在亚特兰大举行的奥运会上轻松获得冠军,奠定枪王称号。
3、 雅典奥运会前,因打羽毛球腿受伤,无缘奥运。左脚打着石膏在央视奥运转播大厅内做嘉宾主持。
4、亲自参加雅典奥运圣火在北京的传递活动,高擎火炬走过人群。

跳水项目冠军熊倪的故事资料 1、 小学二年级时,业余体校到学校挑人,跳水教练和另一个体育项目的教练同时选中他。最后父亲说“谁先选的你,你就练什么吧”,于是不会游泳的他开始了跳水生涯。
2、 1982年进省队。1986年参加全国跳水冠军赛,一举夺得四项冠军,随即被选入国家队。14岁,在汉城奥运会上一举成名,虽然获得的是一枚银牌,可却赢得了“无冕之王”的美誉。
3、 1992年,他带着一份“不破楼兰誓不还”的雄心壮志,来到巴塞罗那奥运会的赛场上。命运似乎在和这位天才开玩笑,他仅仅获得跳台第三名,不得不再次卧薪尝胆。
4、 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熊倪终于拿到了一枚来之不易的金牌。为中国赢得了第一枚男子跳板金牌,圆了他8年前的奥运冠军梦。

举重项目冠军唐灵生的故事资料 1、 小学四年级进业余举重队,后入市业余体校举重队。他拥有很好的体育素质,13岁,身高不到1.4米,体重不足32公斤,但可倒立行走几十米,双脚立定跳远超过2米。在30米跑步训练中,反应极快,爆发力特强。
2、 自身素质加刻苦的训练,让他这个“起重机”最终闪亮登场。
3、 赛初,超水平发挥,雄居韩国名将全炳宽之上。紧接着,决定胜负的挺举开始。在全场观众的注视下,他成功地把离他最好成绩只差2.5公斤的165公斤杠铃举起。比赛只剩50秒时开始最后一搏。他沉稳蹲下,紧紧握住杠铃,猛然一个发力把杠铃提起,停到肩部,此时观众鸦雀无声,他再次定定神,大吼一声,一个弓步,把杠铃举过头顶,虽然脚下晃了几晃,但随后就稳如泰山立在台上。悄然无声的举重馆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起重机”发挥功效,闪亮登场了。
4、 退役后,曾当教练,后从商,如今又准备再做教练,为08年北京奥运会培养人才。

乒乓球项目冠军刘国梁的故事资料 1、 6岁时开始打乒乓球,86年进入八一男子乒乓球队,91年进入国家队。最大的特点是脑子快,新招多,场上自制能力极强。
2、 16岁一鸣惊人,在中国公开赛上打败有“游击队长”之称的瑞典名将瓦尔德内尔,此后他们连续六次交手,每场必胜,给对方造成“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3、 2000年巴西公开赛前,状态一直不佳,一气之下,剃掉满头“烦恼丝”,以此明志。在赛场上,果然一路过关斩将,登上冠军领奖台。
4、 27岁出任中国男乒主教练一职,成为中国乒坛历史上最年轻的主教练。

柔道项目冠军孙福明的故事资料 1、 孙福明13岁进入体校,开始练习铅球、铁饼,后来改学柔道,15岁进入辽宁省柔道队,之后陆续成为全国冠军、亚运会冠军、奥运会冠军……
2、 她非常爱美。有时晚上5点钟,训练结束,吃完晚饭,运动员们开始休息,她却偷偷地对着镜子化妆。在脸上描眉、涂腮、抹唇,忙碌半天。到了晚上7点半,训练开始,又匆匆地用水洗掉,冲出寝室,去刻苦训练。
3、 她有一双奇特的大脚。一天,她在队长和三个运动员的陪同下,到一家医院看病。一位老医生看到她那胖得像发面馒头一样的大脚,吓得连忙说:“哎呀妈呀,这可不行啊,这孩子得住院!”原来由于训练过于刻苦,她本来奇大的脚又肿了一圈。
4、 雅典奥运会日益临近,在每天高强度训练之后,她为缓解压力,保持良好心态,争分夺秒练起书法。

射击项目冠军李对红的故事资料 1、 李对红是一名军人,有一个孪生姐姐,二人同时是军区神枪手。
2、 因为长年练习射击,导致颈椎椎管狭小和小关节错位、腰脱严重,发病的时候,躺在床上不能动,衣服穿不上,脱衣服也要人帮忙。
3、 雅典奥运会后,她的爱人因心脏病突发,过早离开人世,让她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近两年,成绩发挥不稳定,让她更感到无助和委屈。但在2005年1月,她还是回到了国家队。
4、 失去丈夫的她更渴望亲人的支持和帮助。在南京日报的帮助下,她与失散多年的伯父一家终于顺利见面,再次找到遗失的亲情,她的内心终于又充盈了温暖。。

田径项目冠军王军霞的故事资料 1、 做运动员是要吃苦的。为了钟爱的体育事业,王军霞付出了许多许多。在参加93年世锦赛时,她的哥哥因车祸去世,家人怕影响她的成绩一直隐瞒情况。
2、 做运动员她又尝到了甘甜。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获得冠军的她身披国旗绕场一周,向世界露出灿烂的笑容,她被人们誉为“东方神鹿”,那时的她最美。
3、 退役后,去上大学只因为需要,从未想过文凭。基础差,功课憋得她心急火燎,嘴上起泡。走在路上,回到家里,嘴里仍然嘟囔着英语单词儿。
4、 当母亲,幸福欣慰。由于工作原因不能经常与儿子在一起,无尽的思念都化成梦境:有一天她做了个梦,梦见打了儿子,孩子还过来安慰她,睡梦中,她早已泪流满面。

游泳项目冠军乐靖宜的故事资料 1、 乐靖宜天生就是块游泳的料:肩宽、臀小、腿长、爆发力强,水感又轻又飘。但却不喜欢游泳。当年因为有气管炎,家人本着强身健体的目的把她送去学游泳。
2、 因为小时候体质过于单薄,素质太差,被不少教练“割爱”:先被推荐去跳高,因腿没劲,缺乏爆发力,被淘汰;后去花样游泳队,又因柔韧性太差,腿又太长,伸出水面后与同伴的腿不协调,被退回来;最后只得再学游泳。
3、 经过刻苦的训练,在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她夺得了女子100米自由泳冠军。
4、 退役后,她一直难舍游泳情结,很想办一家游泳学校。

女子10米跳台冠军伏明霞 1、 1992年伏明霞获得奥运会冠军后,随后的1993年、1994年也滑到了低谷。当时郭晶晶、谈舒萍又开始冒出来,水平直线上升。伏明霞当时就经常哭。
2、 在她的印象中,1996年奥运会前的那段时间是痛苦的,多年的大运动量使她的身体劳损很严重。但要想在奥运会上有所作为,就得咬紧牙承受起每天超负荷的训练。
3、 不过想归想,伏明霞还是每天坚持完成教练布置的训练任务,有时还自己偷偷地开小灶。每天练完后,伏明霞都累得瘫倒在床上。
4、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伏明霞的梦想成真了,她成为了奥运会双料冠军,这也是奥运会历史上近40年来唯一一位获得双料冠军的女子跳水选手。 登上领奖台,伏明霞又哭了。不过这次的泪水不再苦涩,而是甜蜜的。多年的努力终于换来累累果实,18岁的伏明霞哭着哭着又笑了。

体操男子个人全能冠军李小双的故事资料 1、 自92年获得奥运冠军后,小双的战绩一发不可收拾。1993年11月20日,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国际体操赛,战胜巴塞罗那奥运会全能冠军薛波获得男子全能冠军。
2、 1994年在世界体操团体锦标赛中小双与队友合作获男子团体冠军。1994年10月,李小双参加在日本广岛举行的第12届亚运会,共获3项冠军:男子团体冠军、男子个人全能冠军、男子地板体操冠军,以及吊环第二名、跳马第三名和双杠第三名。
3、 1995年在第3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获男子个人全能冠军和自由体操亚军,并与队友合作使中国队蝉联男子团体冠军。
4、 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在男子体操团体金牌意外失手,突然打乱体操代表团的夺金计划的特殊情况下,小双显出英雄本色,力夺金牌。美国总统克林顿接见并祝贺他成功时说:"虽然在比赛中你有失败,但可贵的是你能重新站起来。”
第27届奥运会

女子举重53公斤级冠军杨霞故事资料 1、杨霞来自湘西保靖县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从小就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喜欢与男孩子比试。
2、老师动员她父亲将她送到体校学习。 每天千百次的杠铃训练,手掌的皮沿着纹路都裂开了,露出了鲜红的嫩肉。
3、2000年9月12日晚,在悉尼瑞金斯公园的举重训练场边,脸上挂满真诚与渴望的杨霞说,她心中一直有个梦——一个“大满贯”之梦:集全运会、亚运会、世锦赛和奥运会冠军于一身,这样,才不枉干一番举重。
4、 杨霞说等拿了“大满贯”后,希望进大学念书。

女子举重63公斤冠军陈晓敏故事资料 1、初出茅庐
1993年,15岁的陈晓敏初出茅庐,在全运会上一举夺冠。也正是那次成功,她开始对自己练举重充满信心。
2、矢志不移
2000年3月,她的左腿在一次意外中伤至神经,凭着对举重的挚爱,她挺过来了!
3、举重若轻
2000年9月19日的奥运会举重比赛馆里上演陈晓敏一个人的“孤独”表演,而俄罗斯的波波娃顶多就是一个配角儿。中国代表团获得的这枚女子63公斤级举重金牌似乎是开赛以后最没有悬念的一块。
4、汗水泪水
五星红旗升起的一刻,陈晓敏泪水在眼眶里转悠。她已经为这枚奥运会金牌奋斗了整整12年。

女子举重69公斤级冠军林伟宁故事资料 1、 1979年出生,十岁时进入体校, 96年进省举重队。
2、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获得女子举重69公斤级冠军,改写了山东省无奥运金牌的历史。
3、奥运金牌的女子举重名将林伟宁在结束九运会的征战后,到山东大学南校区报到,正式成为山东大学体育教育学院的一名学生。
4、她的丈夫贾卫国是一位武警少校军官,也是一位军旅诗人,其诗歌作品《思念》曾在中央电视台朗诵过,他的诗作还曾多次在全军获奖。贾卫国以一本《铜颅》的诗集俘获了“林妹妹”的芳心。
[img]http://sffxolympic.sjsedu.cn/images/21079.jpg[/img]
举重75公斤以上级冠军丁美媛故事资料
1、12岁的丁美媛开始练举重,她只是好奇、开心,认为能把别人举不起来的东西举起来很自豪。
2、丁美媛全家“举重”。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她在场上比赛,全家看电视观战,妈妈紧张的哭了。
3、在女子举重全国锦标赛暨奥运选拔赛中,她的右大腿后部的肌肉拉伤, 错过了雅典奥运会,为此她感到心痛 。
4、十运会燃起了丁美媛的第二个梦想,305公斤的总成绩和一枚十运会金牌成为她的第二个起点,26岁的丁美媛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举重之路——2008,近在咫尺。
[img]http://sffxolympic.sjsedu.cn/images/21080.jpg[/img]
女子柔道78公斤级冠军唐琳故事资料
1、 唐琳从小就练习柔道, 1990年省柔道队选中了她 ,唐琳从此开始了艰辛的运动员生涯。
2、 经过几年的苦练,在1995年全国柔道锦标赛上,唐琳第一次夺取了全国冠军,并在同年迈进了国家队的大门。
3、 在取得了奥运参赛资格后,唐琳深知自己在老对手日本的阿武面前并没有绝对优势可言,但她决心要为奥运冠军这一最高荣誉奋力一搏。
4、 悉尼奥运会女子78公斤级柔道决赛,唐琳进攻积极主动,最后3个裁判都是判她胜,因为她在比赛中更加积极 。
[img]http://sffxolympic.sjsedu.cn/images/21081.jpg[/img]
女子柔道78公斤以上级冠军袁华故事资料
1、最早纯粹是出于好奇而走上柔道之路的袁华,开始并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父母觉得,一个女孩子,整天跟人“打架”,有些不可思议。刚开始训练时,她也觉得很苦,但练着练着,就逐渐产生了兴趣,随着不断取得好成绩,再加上“干一行,爱一行”的朴素想法,她就越发感到“苦中有乐”了。
2、年已二十六岁的老将袁华出道较晚。十五岁时她在老家辽宁省辽阳市业余体校开始柔道训练,一年后进入省队。九二年她首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青年锦标赛就夺得了冠军,九六年进入国家队后又夺得了次年的全国八运会冠军和世界锦标赛的第三名。在世界最高水平的日本福冈世界A级系列赛上,她曾经在九六至九八年连续三届夺得冠军。
3、 袁华的特点就是速度快。虽然一米七二的身高,九十八公斤的体重在常人看来已经是非常了得,但在柔道大级别的赛场上,实在算不得什么。与身大体重的孙福明相比,袁华取胜更多的是靠自己的速度。
4、从14岁时与柔道结下不解之缘起,袁华已经在塌塌米上摸爬滚打了1 3年。风雨13载,一枚枚奖牌是袁华从事柔道运动的最好注脚。袁华两度折桂成为柔道“双冠皇后”。
[img]http://sffxolympic.sjsedu.cn/images/21082.jpg[/img]
乒乓球男子双打冠军王励勤故事资料
1、五岁半,刚上幼儿园大班的王励勤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乒乓生涯, 特制铁拍重达两公斤 ,因为从小就显现出力量方面的天赋,启蒙教练一开始就没少让他“吃苦”。
2、天道酬勤。 6岁的王励勤就有着很强的自控力、自理能力和韧性,
3、会打乒乓在学校里是件蛮牛的事情,每到课间 ,孩子们就会把课本挡在中间,用窄小的课桌当球桌,哪怕打上几分钟的球也会觉得很是过瘾。那段日子,王励勤在学校也算是个小英雄。
4. 13年后,18岁他就第一次拿了全国冠军,一战成名。
[img]http://sffxolympic.sjsedu.cn/images/21083.jpg[/img]
乒乓球女单、女双冠军 王楠故事资料
1、王楠1993年入选国家队,成为国家队中年龄最小的队员。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王楠包揽了乒乓球女子双打和单打两项冠军。王楠是邓亚萍退役后中国女队的领军人物,几乎包揽了所有比赛女子单打的冠军,也是中国第二名“大满冠”选手。
2、釜山亚运会失利之后,王楠陷入了低谷 ,一个人不知偷偷哭了多少回。从那时起,王楠下了决心要把乔红请来当自己的教练。从此,王楠的笑容又逐渐多了起来。
3、 艰苦的训练使王楠找到了信心,不断反思使她度过心理危机,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4、王楠的脸上总是挂着动人的笑容,所以人们认为王楠无论是在球场上的凶劲还是拼劲都要与邓亚萍差的很远。其实,王楠善于利用对手的弱点做文章,比赛前她会很好的研究对手。
[img]http://sffxolympic.sjsedu.cn/images/21084.jpg[/img]
乒乓球女子双打冠军李菊故事资料
1、李菊7岁开始练乒乓球, 辉煌时期的李菊一度占据世界女乒的第二把交椅。
2、由于伤病的困扰,无法适应国家队的大运动量训练,李菊于2001年离开国家队。经过一年多的休整,李菊的伤情明显好转, 重返乒乓球国家队,从而开始了二次创业,成为国家女乒带头人。
3、李菊非凡的表现赢得了各方人士的充分肯定。不少国际乒联官员和外国队教练、队员们遇到李菊时,都竖起大拇指说:“李菊,你真棒!”
4、放下乒乓球拍,李菊拿起毛笔,实现她儿时的梦想----学画。在花鸟画名家张钟的指导下,梅花在乒乓球世界冠军李菊的画笔下一朵一朵地绽放开来。
[img]http://sffxolympic.sjsedu.cn/images/21085.jpg[/img]
羽毛球混双冠军高凌故事资料
1、 高凌8岁进入业余体校,曾经过王伟、徐秋、黄刚伟、龚发英、翁建德等多位名师指点。
2、 2000年奥运会上张军高凌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不畏强者,凭着机遇与实力,出人预料地登上了冠军的宝座;夺取了混双这枚金牌。
3、 第一局九分钟就败下阵来,1比15,对方真的是发挥到极致了。第二局开始,张军高崚反而放开了,打着打着就赢了一局,再打着打着就赢了第三局。
4、夺冠的高凌激动万分,她感谢父母、亲人和教练对她的支持。
[img]http://sffxolympic.sjsedu.cn/images/21086.jpg[/img]
羽毛球男子单打冠军吉新鹏故事资料
1、吉新鹏从八岁开始接受羽毛球训练,可以说是一员老将!
2、他的技术特点:拉吊突击、变速进攻打法。
3、但是他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心脏早搏,体重增加,连战连败,九运会后吉新鹏将可能被国家队淘汰。
4、26岁的吉新鹏在奥运会后沉寂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作出了全新的选择——退役担任国家队教练。
[img]http://sffxolympic.sjsedu.cn/images/21087.jpg[/img]
羽毛球女子单打冠军龚智超故事资料
1、2000年9月22日当龚智超最终以一记漂亮的扣杀,以2:0击败对手马尔廷,夺得奥运会女子羽毛球单打冠军时,龚智超的妈妈谌瑞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眼泪夺眶而出。
2、龚智超1977年12月5日出生在湖南省株洲市一户普通工人家庭.。父母省吃俭用把她送到安化体校打羽毛球,父亲临终嘱托一定要她拿世界冠军。
3、拿了世界冠军的龚智超跪倒在父亲遗像前,献上自己的金牌。
4、龚智超的身体条件并不算好 但她惹人怜爱的外表下是一颗坚毅的心灵。而她在比赛中亦有一份“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优雅,犹如一个舞者,观者的心律随之应舞。人称悉尼奥运十大美女之一。
[img]http://sffxolympic.sjsedu.cn/images/21088.jpg[/img]
乒乓球项目冠军孔令辉故事资料
1、 从小喜欢乒乓球。三岁时活泼好动的他能在乒乓球馆一动不动的坐上几个小时。幼儿园大班时开始打球,运动生涯中的第一个球拍是运动员用断了把的旧拍子修补成的。
2、 上学后,在学校里表现出广泛的爱好,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虽然训练繁重,却总是按时完成作业。为出成绩,父亲强迫他割舍绘画、书法的爱好。
3、 悉尼奥运会时,由于奥运村的理发师无法沟通,连续剃了3次头,越剪越短,成了板寸。一贯爱美的他甚是不满。但却多了几分赛场杀手的锐气。
4、 奥运会夺冠后,狂吻胸前国旗紧闭双眼,仰天长啸泪流满面,拥入教练怀中激情相抱,振臂挥舞激动不已。
[img]http://sffxolympic.sjsedu.cn/images/21089.jpg[/img]
10米移动靶射击冠军杨凌故事资料
1.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子10米移动靶夺冠后,他一蹶不振,一度陷入低迷状态。想法多了起来,思绪杂乱了。后来在领导、教练、队医、心理老师以及父母的帮助鼓励下,他努力调整着自己的状态。
2. 直至2000年1月,在马来西亚的亚锦赛,他才终于搭上了通往悉尼奥运会的末班车。为此他庆幸不已。
3. 距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始没有几天时,许多选手正在抓紧一切时间训练。而杨凌却是每天只练半个小时,只为保持感觉,他坚信只要保持平常心射出正常水平就能胜利。
4. 比赛场上,杨凌和和摩尔多瓦选手摩尔多万的对峙,两人水平接近,虽在预赛中他领先一环,但获胜的把握却没有。打完最后一枪,他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愣了好一会儿,听见自己名列第一,他才转身高高地举起自己的枪,向着观众席欢呼、挥舞。
[img]http://sffxolympic.sjsedu.cn/images/21090.jpg[/img]
跳水项目冠军熊倪故事资料
1. 1996年圆了奥运冠军梦的熊倪,在参加了97年全运会后,宣布退役。退役后,他做起了当时很时尚的事情开公司。
2. 自97年开始,俄罗斯选手萨乌丁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上接连取得优异成绩,跳台、跳板的金牌全收,将素有“梦之队”之称的中国男子跳水队陷入尴尬境地。在体育局的多次劝说下,再度复出。
3. 复出期间,他情绪上屡次出现波动,曾三次偷偷由北京返回长沙,又三次被体育局长揪着劝回北京。
4. 经过一番心理斗争,他开始了刻苦训练,反复和队友练习配合。赛场上,浮出水面的他赢了,他朝着那块显示着他排名第一的计分牌跪了下去,难以控制激动的心情!领队周继红哭了!他转过身去,把全身埋进一池碧水……
[img]http://sffxolympic.sjsedu.cn/images/21091.jpg[/img]
跳水项目冠军田亮故事资料
1、 因为大五岁的姐姐体弱多病,母亲才会再生下田亮。小时候个子不高,小小巧巧,乖得很,所有老师都喜欢他,叫他小田亮。脑子灵活,语文成绩不好,数学成绩却非常优秀。
2、 从小有运动天赋,喜欢穿运动服,跑步飞快,一年级时,立定跳远就能跳一米七、一米八。每次学校运动会都是班中的强将。
3、 7岁时,一位业余体校老师突然将一年级的三个班都拉到操场比立定跳远,跳得最远的他被选中开始练跳水。9岁进入重庆队,10岁又上了四川队,但试训了没多久,他又被四川队退回重庆队。后入陕西队,最后才正式进入国家队。
4、 进入国家队,为接近名将伏明霞、孙淑伟 ,心甘情愿做“小跑腿”偷偷买方便面、冰棒。
[img]http://sffxolympic.sjsedu.cn/images/21092.jpg[/img]
射击项目冠军蔡亚林故事资料
1、 从小喜欢舞枪弄棒,被一体育馆馆长推荐到承德市体校开始射击训练。
2、 一直对参加比赛和得奖感到兴奋。初中时曾参加市里举办的一次滑冰比赛,摔了一个跟头就下来了,却得到了赛会颁发的“参与奖”。这使他至今说起来还很高兴。
3、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以696.4环的成绩打破奥运会记录并获得男子10米气步枪项目冠军。预赛结束,以594环的成绩排名第一进入决赛。决赛开始,发挥依然出色。十发子弹,只有两发打在10环以外。最后一枪,他定气凝神,一枪命中9.6环,总成绩696.4环,一举夺魁。
4、 2000年釜山亚运会后手捧两枚团体金牌回到承德家中。母亲已因病去世,他抱着母亲遗像,失声痛哭:“妈妈,您的儿子回来了,您的儿子为您争光了,为国争光了..
[img]http://sffxolympic.sjsedu.cn/images/21093.jpg[/img]
射击项目冠军陶璐娜故事资料
1、 她从小好动,喜欢跑跳等运动。 初二时,她喜欢射击兴趣小组,从那时起一练就是12年。
2、 无论何时,她总给人“气定神闲”的感觉,在悉尼奥运会的决赛赛场,打完最后一枪,知道自己已夺冠后,她做的第一件事仍旧是同往常一样写下参赛笔记。
3、 雅典奥运会上,状态一直不佳的她失利了。知道与决赛无缘后,她默默收拾好自己的枪,仔细地把它放回枪箱,轻轻穿上外套。面对记者,面对话筒,她再也无法遏制自己的心情,任凭泪水夺眶而出,哽咽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4、 05年,幸福新娘换上了普通的运动服,忍受分离之苦,再度复出。
[img]http://sffxolympic.sjsedu.cn/images/21094.jpg[/img]
67公斤以上级跆拳道项目冠军陈中故事资料
1、 在训练馆里,陈中经受着超人的捶打和磨炼,脚上的趾甲被踢得全部脱落,上面缠的纱布经常被染成红色,身上的旧伤未愈又添新伤。右腿膝盖的一次重伤险些断送了她的运动生命,但她选择了坚持。
2、 2004年雅典奥运会在比赛还剩36秒钟就将结束,陈中以9∶5领先时,对手法国的米里昂.巴维雷尔一脚踹到了陈中受伤的右腿上,陈中应声倒地。
3、 主教练急得挥舞着双拳冲了过来,照着陈中的头盔就是两拳,高声叫喊着:“坚持,一定要坚持住,就是腿断了也要把金牌拿回来!”
4、 陈中回忆当时的情景倒是很轻松,“对方这一脚正踢在以前受伤的部位,的确很疼,但是, 这条腿抗击打能力很强,我站起来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教练击打我的头倒是很重,我告诉他,‘你再打,会把我打傻的。’说完,我自己就笑了,然后腾地站了起来。”最终把金牌收入囊中。
[img]http://sffxolympic.sjsedu.cn/images/21096.jpg[/img]
跳台跳水冠军伏明霞故事资料
1、 1996年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后,多年的超负荷训练使伏明霞已经伤病缠身,在征得国家队的同意后,她告别了跳坛,进了清华大学读书。
2、 但困难比伏明霞想象的要多得多,为了跳水和学业两不误,伏明霞每天都得超负荷地运转:上午上课,下午训练。
3、沉寂了两年后,伏明霞于1998年8月再次复出。 由于已经两年没有参加过任何比赛,所以她必须从零开始,她暗暗加大了训练量。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伏明霞的状态开始回升,信心也回来了。
4、2000年9月第三次出征奥运会,结果获得3米跳板单人金牌并与郭晶晶配合夺得3米跳板双人银牌。
[img]http://sffxolympic.sjsedu.cn/images/21097.jpg[/img]
双人跳台冠军李娜 桑雪故事资料
1、 悉尼奥运会上16岁的李娜和桑雪夺得女子双人跳台金牌。
2、 四跳结束,金牌已经稳稳地落入中国队囊中,两人同时浮出水面后,高兴地拥在一起,她俩同时扑进教练张挺的怀中,张挺也是一手揽一个,这场景像是每周六在全托幼儿园门口看到的一样。
3、 两人的默契达到了如影随形的地步,每次试跳前,总是桑雪说“准备好了”,然后由李娜喊“一二三,跳!”。
4、 平时一件开心的事,能让她们没完没了地笑,笑得第二天肚子疼。
[img]http://sffxolympic.sjsedu.cn/images/21099.jpg[/img]
双杠冠军李小鹏故事资料
1、 两岁的时候,他喜欢做倒立。从来都是,一进屋,‘啪’一个倒立就打在墙上了,然后头朝下和妈妈说话。
2、 学霍元甲他从房顶上“飞”下来,准确地落在地上一堆沙子上,毫发未损,成了伙伴们眼中的英雄。
3、 小时候的李小鹏还特好强。因为同班的孩子都比他大两三岁,每次和其他孩子抢器械他都抢不赢,一到这个时候,他就把眼睛瞪得圆圆的,腮帮子也鼓得满满的,那个不服气的样子,特好玩。
4、 与其他体操世界冠军不同的是,李小鹏的金牌后面少有催人泪下的奋斗故事,取而代之的是天才的从容与轻松。阿纳海姆世锦赛上,在跳马以绝对优势取胜后,他冒险使用了一年中才成功十几次的新动作,成就了最完美的演出,为自己带回了第十三个世界冠军。这个动作被命名为“李小鹏挂”。李小鹏十分坦然,也很平静,“我总是在比赛中超水平发挥。”他笑着说:“因为我从来都相信自己,这是最大的财富吧。”